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

9.10 新编心理语言学 桂诗春 2000 绪论 笔记

绪论随笔记

实验心理语言学(Experimental Psycholinguistics)---研究人们怎样理解和产生语言。
发展心理语言学(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研究儿童怎样习得母语。

应用心理语言学(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怎样应用于其它领域。

计算心理语言学(Computational Psycholinguistics)---研究怎样建立心理语言学的计算机模型。(通过计算机手段模拟语言的心理过程)

从心理语言学分化出的独立交叉学科---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研究语言的生理和神经基础。

心理语言学强调观察语言使用的心理过程。(较多采用实验方法)

心理语言学的特点:
它是研究语言的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它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包括心理测量的方法和统计方法)来进行研究;在一些领域(如语言习得)还需要采用自然观察法和语料库方法。

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运用的过程。(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人的大脑中形成的一种能够按照本族语的规则把声音和意义联系起来的能力”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这种语言能力的实际应用”受心理等因素影响)

Miller(1973)指出,语言使用牵涉到五方面的知识。
与语言结构有关:语音、句法和词汇的知识;
另外两种知识与心理相关:概念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即说话人必须对他所生活和谈论的世界有所了解;信念系统(systems of beliefs)说话人用以评估他所听到的东西。

语言使用所牵涉的知识并非在交际过程中临时产生,而是早储存于人的大脑里,供处理信息之用。(无时间性,隐含的)
言语行为(有时间性的,明示的)

语言处理的分层模型


Winograd(1983)所提供的关于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依赖知识的分层处理的模型。
语言输入的各个层面上的结构,首先是声音。语音的处理过程到所储存的知识里提取语言规则来处理语音,然后产生音素层面,等等,一直到最后产生表征结构。所“存储的知识”放在长时记忆里,而“过程”即短时记忆,即人的中央处理器。语言处理与人的记忆分不开;人的记忆里储存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研究语言使用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时研究语言、记忆和认知三者的关系。

心理语言学的历史根源
  • 哲学根源
    古希腊哲学家对语言的起源、词语和意义的关系、逻辑和语言的关系感兴趣,这些问题与哲学中的根本问题---知识的来源密切相关。

    以柏拉图为首的天生主义者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的(与生俱来),和人类的规约无关,因此词语的声音和意义是完全对应的。

    和他们对立的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他们认为词语的意义和声音之间并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举出同义词、同音词、语言随时间而变化来说明时间并非天衣无缝)。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语言,而语言的意义是人为的。婴儿不能像成人说话,只有经过训练才能控制舌头,学会说话。(知识源于经验,并非天生)

    在罗马教会的控制下,中世纪的哲学家思想禁锢,占统治地位的看法是语言是上帝赐予的,凡人不能改变。这些语言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所以最简单的语言就是最古老的语言。

    欧洲文艺复兴后,人们思想又活跃起来。哲学两大阵营纷争重新登场;在语言和心理的关系问题上的争论在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心理实证主义(empiricism)之间展开。
  • 心理学根源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Wundt在Leipzig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其基本出发点是像感觉、情感、意象那样的心理现象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观察。他受经验主义影响至深,认为我们的知识来自感性的经验。一个人生下来一无所知,通过零星的感性经验,逐步建立联想,才积累起知识。(Wundt的实验心理学基本上以认知作为考察的对象。)在Wundt的年代,最流行的研究方法是内省的方法,它让被观察的对象系统地描写自己的经验。

    从1920-1950年,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基本是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原因:内省心理学所使用的实验方法有较大的主观性,批评者越来越多;Wundt1920年去世后就没人出来捍卫它了;随着俄国Pavlov和美国的Thorndike对动物条件反射的研究,行为主义者认为言语行为和其它的行为一样,无非是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的反应,只能靠外部观察来研究,内省方法是不可靠的。

    当行为主义在美洲大行其道时,在欧洲却兴起来一股对认知科学产生很大影响的思潮---即Wertheimer提出的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有人将其认为是心理语言学的始祖。
  • 语言学根源
    受达尔文对于人类语言区别于其它低等动物的影响,生物学教授Schleicher把进化论的思想引入语言学,而后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产生影响。

    Humboldt认为语言和思维不可分割,语言是心灵的全部,它是按照精神的规律发展,其学说对“新语法学派”的出生起了催化作用。

    新语法学派对Schleicher的天然主义和Humboldt的心理主义都不太满意,主张对语言作出精密的描写,考虑哲学、形式逻辑和语言的关系。但是他们也觉得语言的心理因素不容忽视,从新语法学派中脱颖而出的Saussure是现代语言学的开山鼻祖。
  • 神经生理学根源
    从18世纪开始,语言和大脑的关系就成为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

    Broca通过临床病例证实大脑有一个管辖语言的区域。

    与神经生理学研究有密切关系的是对天生聋孩的观察。

    心理语言学历史发展

    早期研究
  • 1787年 德国生物学家Tiedemann首次尝试记录一个儿童的语言发展
  • 1877年 达尔文发表他对自己小孩学话和发育情况的观察,开创了进化论研究心理学的先河,促使发展心理学从心理学中分化出来(但达尔文感兴趣的是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差异)
  • 1882年 Preyer 首个把个体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心的学者 
  • 1907年 德国心理学家 C. Stern和W. Stern发表他们三个小孩学话的详尽实录。他们的《早期儿童心理学》是第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手册。
  • 1939-1949 Leopold对说英、德两种语言的女孩的语言发展作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 1951年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发表自己对孙女(28个月)的学话过程的观察和研究。
    早期研究局限于观察儿童学话和智力发展的关系。(通过观察儿童学话了解其智力发展
    )这些研究受机械主义影响,把语言发展阶段看成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忽略发展阶段内的变化以及发展阶段之间的衔接关系。

    初步发展

    心理语言学的建立有赖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结合。
  • 20年代初期人类学家Boas曾展望过此前景;
  • 30年代、40年代便陆续有人提出“心理的语言学”(Psychological 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语言心理学”(Psychology of language);
  • 50年代以后 “心理语言学”被广泛使用;
  • 50年代以后,三股致力于心理语言学建设的力量:
    以学习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
    以Bloomfield和Harris的分布主义研究方法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Shannon和Weaver的信息论。

    重要的进展---1960-1970
  • Chomsky师承Harris,但敢于另立旗帜。在语言学中批评Markov过程的模式;心理学中批评了行为主义。
  • (50年代心理学家认为懂得心理学就知道语言是怎么回事。60年代的心理学家则相反,认为必须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来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此时的心理学家认为刺激-反应论是缺乏心理学基础的,是一种机械主义的观点。
  • Chomsky提出心灵主义的主张:
    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们对自己语言的隐含的知识,即语言能力,而不是去说明一些记录下来的话语语料的规则。
    语言知识并非“学到的”,而是遗传的;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靠这个机制而并非靠刺激和反应,来掌握语言结构的规则。
    语言模块论。
    转换生成语法塑造论心理语言学第一个10年的研究。(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对心理语言学实验的设计起了启迪作用)
    语言研究中引入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

    70年代以后的心理语言学
  • 随着实验心理语言学的开展,人们认识到转换生成语法的模型难以解释听话人和说话人在语言使用中的规则或表达式。于是有人主张用实验去探索符合实际的“心理模型”。
    70年代初期 交互作用模型
    70年代后期 非交互作用模型
    80年代 连接主义模型
  • Piaget 主要研究儿童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
  • Vygotsky代表作《思维与语言》 在研究儿童智力和语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言语”说,不但大大丰富了认知心理学,而且创建了前苏联心理语言学派。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和实验方法

    自然观察:如日记方式的纪录;特点:不干预性、强调食物的型式性、直观性、旷日持久。
    自然观察和实验方法相辅相成,将两个的结果加以对比,就能由表及里,深入事物的本质,发现内部规律。
    纵向研究法:对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的发展进行追踪研究,每隔一段时期都进行观察和测量
    横向研究法:在同一时间内按类型把对象分组进行观察其某一方面的发展水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